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河南机井通电工程助力农民脱贫致富

作者:王林园 来源:新华社
2017-04-28 10:04:10
分享

新华社郑州4月28日电题: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河南机井通电工程助力农民脱贫致富

新华社记者王林园

在焦林机井通台区一刷卡,田地那头便“咕噜咕噜”从地埋管里涌出源源不断的井水。

朱永尧是河南兰考县雷新庄一名普通的农民,虽然已经54岁,但身体健硕的他还是在周边村庄承包了70多亩田地。种了一辈子地,朱永尧见证了“浇地难”到“刷卡出水”的历史。

“农田机井通电后,一个人浇地就行,一亩地浇一次只要10元左右。”朱永尧说,“以前因为电源远,需要拉电线、水泵、皮管,每浇一次地就像打仗,需要三四个壮劳力。这些设备比较贵,我们都是租用别人的,租赁费需要40元,一亩地浇下来得50多元。”

兰考县土壤条件不好,既不耐旱,也不耐涝。如果没有便利的灌溉设施,粮食产量很难上去,严重影响农民种粮收入和积极性。

朱永尧带记者来到自己的麦田,其中还套种了不少向日葵。“现在浇水方便又便宜,浇水次数多了,麦子产量也由原来的每亩不到1000斤,增产到现在的1200多斤。”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,套种的向日葵已经发出嫩芽,机井水在百米水带的小孔中喷射而出,在阳光的照耀下,麦田、油葵、向日葵终于能喝个饱。

朱永尧是一位留守父亲,大女儿远嫁湖北,二女儿在江苏打工,儿子在广东读研究生,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。“儿女在外边也放心,现在干活不费劲,机井通电后,浇地的安全性也提高了,不像过去,浇地没有靠近的电源点,电线都是几百米,没有相应的支撑,顺着地爬,长期磨损又老化的线路很容易引发触电事故。”

兰考供电公司工程项目负责人高鑫告诉记者,焦林机井通电工程选用国网公司机井通电工程典型设计方案:变压器侧装,综合配电箱悬挂式安装,配置智能终端,400V电缆采用“一眼机井敷设一条地埋线”方式,计量集装,井口配置防漏电保护装置。保证了工程投运后的安全、便捷、可靠运行。

据了解,焦林机井通电工程建成于2016年6月10日,项目总投资22.3万元,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0.29千米,新建台区1个,容量100千伏安,新建地埋400伏电缆3.3千米,实现了10眼机井通电,惠及农田650亩。

在有“豫北粮仓”之称的滑县,种粮大户侯学国通过土地流转承包耕地110亩,享受刷卡浇地的便利已有4年。今年,为提高经济效益,除了小麦,侯学国还种了50亩大蒜,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喷灌设施。侯学国说:“机井通电后浇地省时、省力、省钱还安全,妇女小孩儿都能完成这项过去几个大男人都干不了的活。”

“过去,每次浇地大家都要抓阄决定先后顺序,昼夜不停地排队等候,一等七八天,还要拉着架子车摆水管子,非常费时费力,还不安全。”侯学国说。

2008年10月,滑县多部门联合,实施农田开发项目,新打机井14眼,2009年3月份项目完工,配套建成首个“一井一线、一线一表、一表多卡”(一眼机井敷设一条地埋线,一条地埋线连接一块电能表,一块电能表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多张接触感应式磁卡)供电台区,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,村民一家一张购电卡,实现了随时刷卡,地埋管随时出水浇地。随后,该村农田机井通电台区不断续建、增容。

据记者了解,2016年滑县新增机井19176眼,新建10千伏线路304.18千米,新建配电台区2197个,敷设低压地埋电缆4108千米。新增机井将灌溉88.65万亩农田,每年实现约6826万千瓦时农业电量增长,直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约1.18亿元。(完)

分享
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