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农业专家为小麦适时播种“支招”

来源: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
2013-10-08 19:04:57

眼下,汝州市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,农民朋友正在积极腾茬整地,麦播即将开始,该市农业专家根据目前的天气状况和土壤墒情就如何提高麦播质量、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好基础,提醒广大农民朋友,今年麦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。

合理布局,科学用种。根据各个小麦品种在不同气候下的综合表现,汝州市科学制定了今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:高产水肥区以周麦22、周麦16、豫麦49-198等周麦系列、温麦系列为主;旱肥地以洛麦21、洛旱6号、洛旱7号、洛旱8号、偃展9433、衡观136等品种为主;旱薄地主要种植洛旱6号、洛旱7号、西农928等品种。并大力发展以西农979、新麦26、郑麦366等为主的优质小麦品种,积极推广周麦26、周麦27、漯麦18等新品种。

扩大深耕面积,提升整地质量。近期,土壤墒情较差,部分小麦种子发芽势偏弱,各地要严格按照“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深耕,旋耕播种地块必须耙实”的技术要领,科学精细整地,全面提高整地质量。对连续旋耕2-3年的麦田要耙透、耙实、耙平、耙细,做到耕层加深、残茬拾净、表层不板结、下层不翘空、田面平坦;对于实施秸秆还田的麦田,尽量将玉米秸秆粉碎的细,抛洒的匀,覆盖住地表,切实提高秸秆还田质量。

推进配方施肥,提高利用率。今年各地要按照“促增产、提效率、保安全”的要求,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,强化农企对接,优化区域配方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促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,实现节本增产增效。

加强病虫防控,提高防治效果。今年麦播期病虫害主要防控对象包括全蚀病、纹枯病、根腐病、黄花叶病、白粉病、蚜虫和地下害虫等,麦播期病虫防治要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树立“科学植保、公共植保、绿色植保”理念,在加大检疫防控的基础上,积极推广健康栽培技术,加强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,预防多种病虫害,提高小麦群体抗病能力。

科学确定播期,提高播种质量。足墒适期适量播种是培育小麦冬前壮苗的基础,各地要根据常年气候变化规律和今年麦播气候特点,以培育冬前壮苗为标准,严格把握播期,科学确定播量,做到适时适量足墒播种。今年小麦适播期为10月10日-20日,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日-25日。小麦播种比传统播种期晚5-10天,可有效防止冬前旺长及冻害发生。在适播期内,要因地、因种、因播期而异,分类确定播量。一般高产田每亩基本苗为15-20万,中产田为20-25万。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,每推迟一天播种,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,但每亩基本苗最多不宜超过30万。各地要积极示范推广宽幅匀播新技术,科学确定播深(以3-5cm为宜),避免因播种过深,出现弱苗现象。

搞好结构调整,增加效益。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小麦品种品质结构,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,巩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成果,实现品种优质化、管理规范化、布局区域化、生产规模化,增加小麦生产效益,促进农民增收。同时,要按照当地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,科学规划,留足留好预留行,积极推广各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,发展高效作物,实现全年增产增收。(记者 张雷龙 通讯员 桂焱炜 毕清海 杨增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