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   >   本网专稿

王振发:为民古稀心不老

来源: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
2013-07-23 14:08:16
分享

豫皖交界处的洪河岸边有个王湾村。

村里有位老人叫王振发,现已72岁,却身兼两个村的村支部书记。

7月20日,记者来到王湾村,看到满塘鱼儿游,田园果蔬稥,别墅砌成排,道路通四方……到处一派富庶的庄园景象。

76岁的村民王振化说:“以前村里可不是这样。那时连条路都没有。死个人,抬棺材还要绕道安徽去。现在,俺村可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村。这多亏了王书记,没他咋有今天的王湾村?”

20年前,由于王湾村地处洪河行洪滩区,人多地少,村民连吃饭都成问题。“一眼老井不出水,一缸粗粮难顾嘴;土路难走满身灰,土坯草房雨难挡”的顺口溜就是当时王湾村的真实写照。

1993年, 51岁的王振发当选为村支部书记。看着别村在改革开放中富起来,王振发下决心一定改变王湾村的面貌。刚任支部书记的王振发,苦苦寻找着致富的路。一次偶然机会,他去了山东考察后,觉得王湾村土地松散,水源丰富,发展蔬菜种植很不错,于开始动员村民种植蔬菜。

他给村民算了一笔账:一亩地一季小麦一季稻,最多收上2000元,不如调整兴菜园。大葱一年最低收两季,一季最低四千块,一年下来近万块。他还编了顺口溜“种菜总比种粮强,一墫大葱两斤粮”。不管王振发如何苦口婆心,分析的头头是道,饿怕了的村民并不买账。王振发和支部成员只好鼓里敢干敢闯的村民率先种植豫皖大葱。一年下来,亩产近万元,看到实惠的村民纷纷效仿。

几年工夫,大葱蔬菜种植在王湾村开始兴起。2010年,全村一千多亩土地都发展成了菜园,王湾村蔬菜也远近有了名。在科学管理种植下,2011年,王湾村种植的蔬菜被农业部授予“无公害农产品”荣誉称号。每到蔬菜丰收季节,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。蔬菜种植成为王湾村的支柱产业,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。

富起来的王湾人对生活有了新追求。2004年,借着大洪河整理的机会,王振发将洪河边平整出的丘陵地规划成了新宅基,率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的探索。为了能够规划出科学的新村排水系统,王振发四处找规划设计人。最后在县水利局帮助下,完成了村宅基排水系统设计。王振发相信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他将新宅基划分给村民,鼓励先富起来的村民按照一般高、一般宽、一般大的标准建新房。种菜富起来的村民,看到别家盖了小楼,那里甘心,竞相筹资建房。两三年时间, 3个居民区建成了别墅420栋,家家住进了新房。

“为了村里发展王书记可是跑断了腿。你看俺村的养老院、小学、卫生室、村部和铺设的15公里的水泥路,都是他一年一个项目的跑下来的。那可真不容易啊!”村民王勇成感激地说。

如今,王湾村富了,出行方便了,可羡慕坏了临村的群众。2012 年,淮滨县启动的“洪河湾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”建设,将王湾村和东乡村划在其中,东乡村民主动要求王振发做他们村的支部书记,也带领他们富起来。 当年71岁的王振发慨然接受,从此又扛起了两个村群众致富发展的大旗。

当人问他:“你就这么大岁数了,还忙活啥 ?”王振发总是笑着说:“不图啥,就是想为乡亲们办点实事,看到大家都富起来。如果党和群众需要我,我就要干下去。”(记者 向明超 通讯员 韩浩 吴晓睿)

实习编辑 黄金铮

分享
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