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总部从上海迁移淮滨,河南省白酒检测中心、省化纺雨布研发技术中心、省弱筋小麦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监测研发平台入驻淮滨……
一个个研发中心、企业相续落户淮滨,原因是什么?总投资18.3亿元人民币的浙商纺织园项目经理陈立鑫总结为四个字:“服务环境。”
近年来,该县积极响应省委、省政府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号召,以打造“服务高地,政策洼地,优质环境”为抓手,实行“一站式”、“零阻碍”、“保姆式”服务,在审批程序、土地使用、用工、资金等方面吸引客商企业投资兴业,产生了雁阵效应,实现了产业集聚快速发展。
承接产业转移,吸纳产业集聚,集聚区载体是基础。该县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集聚区建设,规划面积14.8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“七横六纵”路网快速形成,供水、排水、排污、通讯功能配套齐全,集聚区110KV输变电站开工建设,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投用,建成区持续扩大,面积达6.5平方公里,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,发展空间持续拓展,为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2012年,可容纳7000余人,集餐饮住宿、休闲娱乐、医疗保健等于一体的桂花综合服务区投入运用。在园区规划建设淮滨二中、中医院、公租房等城市功能设施,开通公交专线,实现了集聚区与主城区城市功能共享、市政服务全覆盖。
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,该县整合县内培训资源,集中各类培训补贴资金, 采取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供需定向培训、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委托培训、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岗位培训、县财政发放培训代金券培训等方式,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人力资源培训。2012年培训1万多人次,提高了集聚区人力资源素质。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工作机制,搭建公共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平台。截止目前,该产业集聚区吸纳就业2.39万人。
该县还完善招商引资一系列优惠政策,在政策优惠方面,千方百计降低入驻企业政策成本、融资成本、运输成本、劳动力成本,严格执行招商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,工业用水、用电、用地也给予优惠条件,确保区内企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享受优惠,快速发展。同时,该县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向,急企业所急、想企业所想、办企业所盼,贴心提供保姆式服务,成立发投公司,依托担保公司,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,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.2亿元,直接融资1.7亿元,BT融资2.5亿元。常年储备土地2000亩,化解土地供需矛盾,满足项目建设用地。精心服务落地项目,受到客商的广泛赞誉。2012年,总投资2.4亿元的裕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更是创造了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4天的奇迹,创造了“淮滨速度”。
目前,该县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63家,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.5亿元,同比增长35.8%;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,同比增长32%;实现税收9390万元,同比增长16%。(记者 向明超 通讯员 韩浩 吴晓睿)
实习编辑:段咪
相关文章
推荐